欢迎访问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基地!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组织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应急动态 > 正文

应急动态

党政领导干部亟待提升哪六项应急管理能力?
新闻来源:成都应急 发稿时间:2021-11-30 11:44:52 发稿人:

“守夜人”和公共安全是最早的政府角色和国家职能;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既是群众“答应不答应”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因此,能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直观体现在党政领导干部懂应急、会应急、善应急的水平上。


整体应急管理能力

尚未匹配现存安全风险

从全球安全事故和应急失误实例来看,整体应急管理能力尚未匹配现存安全风险。近年来的通病为三类。

第一类是事前“疏漏短缺”。监管疏漏导致安全隐患在特定情境下兑现为突发事故,应急准备短缺明显,情景式预案设计和连锁反应式演练不到位,应急联动机制薄弱且磨合不足等,综合表现为应急就绪状况和城市韧性无法承受显性的安全风险。

第二类是事中“迟滞低效”。监测预警响应存在超预期的迟滞,第一反应人机制失灵,应急响应梯次处置未能对接,“灾害断链”和“救援成链”未能实现,跨区域联合应急机制配合生疏,危机决策的科学性、超前性、周全性欠缺,未对显而易见的关联反应提前部署布控等,综合表现为应急处置和危机决策不能高效控制风险扩散和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第三类是事后“逆转缓慢”。灾后逆转回归常态较缓慢,社会秩序尤其是舆情方面出现混乱,灾后补漏洞、强弱项、优系统等亡羊补牢工作均浮于表面,同类事故的根源杜绝力度不足,修复民众信任相关工作低效等,综合表现为公共安全体系和风险防控系统尚达不到结构稳健的程度。


事故灾害新特征对领导干部

应急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

在全球压力传导下,我国“十四五”开局经济社会建设面临着新挑战和新风险,当前事故灾害的新特征对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

一是应急管理的前瞻性防范。国际经验教训表明城乡建设发展将导致灾害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扩大,因此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必须以公共安全风险的前置防控系统为基础,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城市基础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生产经营的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等,是领导干部的“应急必修课”。

二是应急管理的整体性联动。国际研究显示,只有应急政策、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机制、应急力量、应急能力、应急动员等各方面实现协同作战,才能有效应对灾害耦合叠加和超限扩散等局面,因此应急管理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风险管理内嵌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乡村振兴、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集成于经济和管理体制等,是领导干部的“应急专业课”。

三是应急管理的根源性治理。国际规律发现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将导致特定阶段的事故种类和损害范围,特定的社会社群形态和健康程度也会引发特定情景中的公共安全事件和损害后果,因此从根源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构“总体安全”“系统安全”“长效安全”的稳健结构,谋划高质量安全发展和实现更高水平安全,是领导干部的“应急主攻课”。


党政领导干部亟待提升

六项应急管理能力

当前,党政领导干部亟待培养三方面的应急管理能力模块:保持安全状态和提前规避险境的能力模块,科学危机决策和有效应急处置的能力模块,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创建高质量安全发展格局的能力模块。根据近几年的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形势,具体要提升以下六项应急管理能力。

风险研判能力,掌握应急处突对象的动态状况并善于研判风险规律。要全面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机理,阻止危机发生,“上医治未病”。领导干部的风险研判能力,是指敏锐识别安全风险、动态掌握安全风险整体情况、精准把控风险规律的能力。风险研判能力是应急处突的基础能力,提升领导干部风险研判能力,要掌握四种技能:危机识别技能、风险感知技能、全方位风险分析技能、总结风险规律技能。

危机预防能力,做好应急准备以防控不同等级的公共安全风险。领导干部的危机预防能力是针对频发危机或显性高危风险,提前开展应急准备,提升安全风险承受水平的能力。在实践中,危机预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持续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针对本土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改善应急管理的社会环境。

危机决策能力,根据应急管理关键因素的变化实时制定损失和失误最小化的处置方案。领导干部的危机决策能力是指运用研判结论、依据危机预防状况,实施动态风险定级和设置应急处突方案的综合能力。复杂环境中的危机决策要求领导干部掌握三项应急管理技能:一是对应急处突的对象进行风险动态定级,形成支持科学危机决策的基本面,能决策处置复杂问题的技能;二是设定危机决策方案,并追踪效果和积极调整决策方案,能协调应对综合问题的技能;三是危机决策过程中严控重大安全风险的关联反应,能关口前移防范重大风险的技能。

现场指挥能力,具备全情景、多灾种的协作应急本领和承受复杂灾害艰巨挑战的能力。领导干部的现场指挥能力是指按照既定方案、根据现场情况权变管理,开展“点—线—面”协作应急的能力。对领导干部的现场指挥能力主要有三项要求:一是应对常见灾种依法应急和稳妥处置的能力,二是应对特殊灾情灵活处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三是应对大灾巨灾联合响应和持续作战的能力。

风险沟通能力,在安全风险共担的全域全员共建共享中稳步提升群众安全感。领导干部的风险沟通能力是指在安全风险环境中或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通过信息公开、交流互动、社会动员等方式,形成畅通民意和风险共担的格局,稳步提升群众安全感的能力。在应急处突的常见场景中,领导干部的风险沟通能力亟待从三方面加强:一是直面应急处置的全媒体“现场直播”技能,二是解决涉灾民众的现实问题并开展情绪疏导的危机公关技能,三是开展涉灾民众的社会动员和修复公信力的群众工作技能。

安全发展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构建高质量安全发展格局。长治久安需要公共安全体系的规划,才能发挥战略引领、行业支撑、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合力。高质量安全发展是应用新发展理念、更加超前和主动积极地调整特定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形态所引发的灾种和损害,实现本质安全或严格将安全风险控制在低危状态,从而长久保持整体的安全发展局面。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肩负起更高层次的责任,从安全助发展、发展保安全的层次,推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发展。领导干部的安全发展能力,是通过综合协调,谋求应急处突的根本性解决方案,实现“不安全发展—安全不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主动转换的能力,整治扭转“不安全局面”为“安全状态”、规划升格“安全状态”为“安全发展格局”、积极助推“安全发展”为“高质量安全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培训,一方面迫在眉睫,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国际安全风险趋势、提前培训到位,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结合本地实际案例,交流总结本土有效经验,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有用、能用、管用”的应急管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包括应急处突能力在内的七种能力。要尽快建立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安全形势,持续更新升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相关制度,形成领导干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常态化和持续化局面。